
产品名称:灵光AI助手
开发主体:蚂蚁集团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18日
产品定位:全模态通用AI助手,业内首个实现“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”的AI工具,主打“自然语言30秒生成可交互小应用”,致力于让零技术基础用户轻松创造个性化工具,推动AI从“对话工具”向“生产力工具”转型。
市场表现:上线首日下载量突破20万,3天内下载量超50万,迅速登顶App Store工具类免费榜第一、总榜第七,3天内完成8次系统扩容以应对用户增长,远超蚂蚁集团内部预期。
战略意义:作为蚂蚁集团AGI(通用人工智能)战略核心产品,与阿里“千问”形成互补,共同构建阿里系AI矩阵,覆盖“日常需求+个性化生产”全场景,是蚂蚁从金融科技向通用AI扩展的关键布局。

灵光对话:结构化多模态交互
灵光闪应用:30秒生成可交互工具
灵光开眼:AGI相机实景交互
| 技术能力 | 核心优势 | 用户价值 |
|---|---|---|
| 全代码生成多模态输出 | 区别于传统模板填充,所有图表、动画、应用组件均由模型根据对话情境即时生成,实现原创性内容生产 | 避免“同质化输出”,满足个性化、场景化需求 |
| 多智能体协作架构 | 动态调度图像、3D、动画等专用Agent(智能体)与工具实时协作,处理复杂多模态任务 | 提供更完整、沉浸的交互体验,突破单一模型能力局限 |
| 高效响应与离线支持 | 基于蚂蚁自研Ming-Lite-omni模型优化,响应速度快,且支持部分功能离线运行 | 网络不佳时仍能流畅使用基础功能,提升使用稳定性 |
当前市场形成“三足鼎立”态势:字节“豆包”、腾讯“元宝”(依托微信生态)、阿里系(“千问”+“灵光”),其中“灵光”以“垂直工具创造”切入,填补生产力工具型AI空白。
| 产品名称 | 开发公司 | 核心优势 | 主要功能 | 目标用户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灵光 | 蚂蚁集团 | 30秒生成可交互应用、全模态输出 | 闪应用生成、AGI相机、多模态对话 | 需个性化工具的实用型用户(职场人、学生、日常需求用户) |
| 千问 | 阿里巴巴 | 免费策略、生活服务整合 | 文本对话、知识问答、生活服务 | 广泛大众用户(日常咨询、生活助手需求) |
| 豆包 | 字节跳动 | 流量优势、内容生态丰富 | 情感陪伴、内容创作、社交分享 | 年轻用户、内容创作者(娱乐、创作需求) |
| 元宝 | 腾讯 | 微信生态整合 | 社交辅助、信息整理 | 微信高频用户(社交场景下的信息需求) |
| 场景分类 | 应用案例 | 价值体现 |
|---|---|---|
| 教育学习 | 生成3D模型(如Xbox手柄360度查看)、科学概念动画演示 | 抽象知识直观化,提升学习兴趣与效率 |
| 日常生活 | 午餐选择转盘、健身计划生成、养车成本计算器 | 解决“选择困难”“工具难找”等长尾需求,实现“按需生成” |
| 旅游探索 | 建筑历史讲解、植物识别、外语菜单实时翻译 | 增强旅行体验,降低信息获取成本 |
| 工作效率 | 周报自动生成模板、项目进度跟踪器、会议纪要结构化工具 | 减少重复性工作,提升职场协作效率 |








